
何郡簡介:
男,本名何郡,又有筆名何捷、山青,嘉義民雄人。何郡生長在貧苦農家,初中畢業即任基隆中船公司技工,受當時公司同仁筆名陌上塵的詩人啟蒙,開始創作。1978年進入台灣警察專科學校行政科系就讀。1981年5月由八掌溪出版詩集《春夏秋冬是你的臉》,1981年5月主編嘉義《工商日報》的「掌握詩頁」,每月一期,走社會寫實批判路線。共出刊13期。1982年青年節發起籌組《掌握詩社》集合嘉南地區詩友共11人,並出版《掌握詩刊.》共13期,其中第10期,因內容大量刊登大陸30年代詩人作品和台灣社會寫實批判性極強的詩作,被警總查禁。也因此詩人在擔任警察期間,被情治單位指控思想言論偏激,而後被迫辭職。1987年曾主編《詩潮》。目前在土城市圖書館擔任館長的職務。作品有《人牆與鐵絲網》(台北:掌握詩刊社,2000)。
何郡大部份詩作,以即物寫實和社會批判為主,不作無病呻吟和矯揉造作。詩中並可以呈現出台灣社會的民情和民意。在《人牆與鐵絲網》這一本詩集中,作者將詩作分成了8輯,不按創作時間先後順序編排,將詩思、題材較為接近的詩,集為一輯。在輯一名「人牆和鐵絲網」,即詩集命名之由,是作者最具代表性的作品。何郡嘗試以新詩為史,記錄了1979年12月10日時,《美麗島》雜誌在高雄舉行國際人權日。紀念集會遊行,引發與軍警衝突,是為「美麗島事件」,又稱「高雄事件」。〈村民大會記事〉(四首)中又諷刺了以前選舉時的惡習;而在〈人牆與鐵絲網〉則是寫下了當時「美麗島事件」的過程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