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9年11月24日 星期二

林懷民



林懷民簡介:
雲門舞集創辦人兼藝術總監林懷民,1947年出生於台灣嘉義新港鄉。出身書香世家,父親是台灣首任嘉義縣長林金生。14歲開始發表小說,22歲出版小說集「蟬」,是當代文壇矚目的文學作家。大學就讀政大新聞系;留美期間,一面攻讀學位,一面研習現代舞。1972年,自美國艾荷華大學英文系小說創作班畢業,獲藝術碩士學位,。1973年創辦「雲門舞集」,帶動了台灣現代表演藝術的發展。

1983年,林懷民應邀創辦國立藝術學院舞蹈系(今台北藝術大學),並出任系主任,1992年出任研究所所長。他也曾獲台灣大學、中正大學、交通大學、政治大學與香港浸會大學的榮譽博士。1999年,歐洲舞蹈雜誌將他選為「二十世紀編舞名家」。2000年,國際芭蕾雜誌列為「年度人物」,並為法國里昂國際舞蹈節選為「最佳編導」。2004年,國際舞蹈聯盟特別舉辦「榮典」,肯定林懷民對台灣及世界舞壇的貢獻與成就。

林懷民曾獲其他的獎項,包括「亞洲諾貝爾獎」之稱的麥格塞塞獎、紐約文化局終身成就獎、國際表演藝術協會卓越藝術家獎、美國洛克斐勒三世獎。2005年,《時代》雜誌選他為「亞洲英雄」。

林懷民舞作有《風‧影》、「行草三部曲」、《水月》、《流浪者之歌》、《九歌》、《薪傳》等七十餘齣。
結集出版的文字創作包括:《蟬》、《說舞》、《擦肩而過》,及譯作《摩訶婆羅達》、「跟雲門去流浪」等。


大河人生/想逃的林懷民 注定當舞蹈赤腳醫生

【聯合報╱本報記者何定照】 2009.09.13 03:22 am

夏末的陽光將台北兩廳院廣場烤得炙熱,雲門舞者在臨時搭的舞台上,正為戶外公演一遍遍排練。林懷民曝在陽光下,緊盯舞者每一舉動,國台英語靈活交錯迴盪:「你是在ㄔㄨㄥ ㄒㄧㄚ?有光你就走,別讓我等你!」「花的感覺沒有出來!」「You should travel with wind!」


從一九七三年首演起,林懷民創辦的雲門舞集,就在台灣畫下驚嘆號。卅六年後的今天,雲門已早是台灣的驕傲,總在舞台帶給世人驚奇。

許多人以為,林懷民必定自小懷有舞蹈夢與天才,才有今日成績,林懷民卻說,這其實是「逃」出來的命運。


林懷民(最左)自承父母對他影響甚大,圖為一九五五年,他就讀新竹東門國小四年級時與家人所攝。

圖/林懷民提供






父親縣長 在家老提社會

五歲起,林懷民就飽嚐被注目的滋味。出身書香世家,父親是台灣首任嘉義縣長林金生,林懷民自小便被叮囑「要貢獻社會」。在家裡,「社會」和「老百姓」是最常出現的字眼;出家門,看到乞丐和窮人,「爸爸會對我說,這就是你將來要幫助的人。」

對林懷民來說,這些壓力和家族要求上台大的壓力一樣,都太沈重,讓他想逃。

林懷民一九七八年親自舞出「寒食」。




圖/王信攝影

幼時愛舞 媽幫他做舞鞋





舞蹈和寫作,都是他逃避的方式。五歲,他從電影「紅菱豔」中發現舞蹈,瘋狂愛上,家人雖笑他像個小瘋子,媽媽還是幫他做舞鞋;十四歲考高中前,初次投稿的「兒歌」登在聯合報副刊,他從此天天投稿、看小說;十七歲考大學前,他寫得更熱狂,最後上了政大,打破家族人人皆台大的鐵律。

「那時我不覺得在逃避,是很自然的在做,像是發熱、發燒。然而不管怎麼逃,小時候的印記還是逃不掉」。

一九六九年赴美留學,林懷民眼見全球青年如何服務社會。美國的青年和平工作團,號召青年去落後國家教英文、服務醫療;中國文革期間,年輕人背著藥袋到偏遠地區當赤腳醫生,都讓他感動。逃了廿多年,父親的叮囑原來早在心裡生了根。


在美留學時,林懷民修了現代舞課、編舞也大受好評,卻未決定走上舞蹈路,「那時沒有『舞蹈家』這種稱呼」。台灣迎接他的已經夠光彩:他是眾所矚目的文學新銳,一回台就成為政大最年輕的講師,教新聞和小說寫作。然而舞蹈還是找上了他。


文化學院(今文化大學)音樂舞蹈專修科系主任高棪聽聞林懷民種種,邀他到華岡教舞,學生鄭淑姬等人的認真努力,讓他從此走不開。組一個舞團的念頭,越來越熾烈。


職業舞團 沒加入卻想組

「我想,也許我可以在舞蹈上作赤腳醫生……」林懷民張開雙臂,做了個漂亮的伸展:「這後面其實很糊塗,我沒參加過任何職業舞團,什麼叫舞團也不知道;卻熱情到盲目地堅持,台灣該有一個自己的舞團,到學校、社區跳給大家看。」

在美適逢台灣退出聯合國,以及參加保釣,讓林懷民深受震撼。看著台灣漸成孤舟,他燃起「台灣一切都不如人,紐約有的,我們也要有」想法;親見保釣分裂成兩陣營,最後對台灣一點作用也沒有,更使他確信參與社會,「舞蹈也是切入口」。


雲門36年 舞過大城小鄉


「雲門」誕生了。這個台灣首支職業舞團、華人社會第一個當代舞團,創造一百六十多齣舞作,更躍上全球兩百多個舞台。然而林懷民最安慰的始終是,雲門同一齣舞,可以從全台城鄉演到國際都會,「不論是白領菁英或農村阿伯,都能看得很開心,台灣多了不起!」


在許多國家因為雲門而知道「台灣很棒」的同時,雲門從未背離初衷。它舞過大城小鄉,感動無數從未看過現代舞的人;雲門二團更深入全台學校、社區,九二一後在災區服務達五年,許多災民直到看了雲門才笑開。是這些笑容,讓舞蹈的赤腳醫生得到「驚人的鼓勵」,更不停歇。

表演通路 沒解決難瞑目


時光飛逝。當年全身洋溢青春,不時在街頭忘情起舞的「小林」,如今已成友人口中的「老林」;眼鏡後的雙眸,卻仍閃爍光彩,說話也依舊感性如詩。

但林懷民總有遺憾。去年雲門大火,燒出表演團隊缺乏場地的問題;然而數十年來最讓他挫折的是,雲門一開始就想到社區、民間、學校去,卻因為台灣各地文化中心市場機制出不來,斷了表演藝術通路,至今難以落實夢想。他語重心長:「通路的問題沒解決,我進了棺材,都還死不瞑目。」


幕已開始。舞台上的小舞者模仿「星星、月亮、太陽」,林懷民看得入神,遠遠歡呼:「你們好棒!」從孩子們的肢體,他看到希望。「這是沒有束縛的身體……,這是台灣的未來。」曾經逃到舞蹈的林懷民,早已在舞中安身立命,在舞裡貫徹他的社會理想,與藝術烏托邦。

【2009/09/13 聯合報】@ http://udn.com/

沒有留言: